一、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义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
(二)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收入分配格局优化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二)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三)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社会治理创新
(一)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二)平安中国建设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三)社会矛盾化解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健康中国战略
(一)卫生健康体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二)公共卫生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三)全民健身战略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六、人口发展战略
(一)人口均衡发展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二)妇女儿童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青年发展政策
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七、社会公平正义
(一)权利公平保障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完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城乡、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三)特殊群体关爱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八、安全发展理念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二)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
(三)应急管理体系
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
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全文约7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