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述句特征-举例子

分述句特征-举例子

抓“如、例如、以…为例、数据显示”等标志,例子本身非主旨,前后观点才重要;速跳例子细节,答案必在举例前或后的总结句,选项只含例子内容即错。

一、理论知识点:举例子

1.
什么是“举例子”?

“举例子”是文段中为了证明、说明或支撑核心观点而存在的具体事例、案例、数据或故事。它本身是服务性的,而非文段的核心目的。

1.
举例子的常见标志词有哪些?

看到这些词,要立刻意识到后面的内容是例子,其前方或后方的观点句才是重点。

明显例证词:
例如、比如、譬如、如、以……为例、例证、案例、事例
数据引用:
数据显示、研究表明、调查表明、据统计、有一位专家/名人/古人说过
标志标点:
冒号“:”、破折号“——” 有时也会引出解释说明或举例。
1.
举例子的核心功能与行文结构

功能: 例子永远是为观点服务的。它的作用是使抽象的观点具体化,使概括的论述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常见结构:

1.
【提出观点 → 列举例子】(最常见)
“核心观点。例如,……(具体例子)。”
2.
【列举现象/例子 → 归纳观点】
“……(具体现象)。由此可见,……(核心观点)。”
3.
【观点 → 例子 → 重申观点】
“核心观点。比如,……(具体例子)。因此,这充分说明了……(再次强调观点)。”

核心原则:在中心理解题中,例子本身的内容通常不是文段的重点,它所要证明的那个“观点”才是主旨所在。正确答案往往是对“观点”的同义替换,而非对“例子”的概括。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三步法”)

掌握这一点,可以帮你快速识别并排除大量的干扰选项。

第一步:扫描文段,识别例子

快速阅读,寻找举例子的标志词(如“例如”)或具体的人名、地名、事件名、数据等。一旦发现,立即在心里将其标记为“非重点内容”。

第二步:跳过例子,寻找观点

例子是为观点服务的。因此,要重点阅读例子前面或后面的句子,那里往往藏着文段的中心观点。

如果例子在段中,观点多在例子前面
如果例子在段首,观点多在例子后面(常由转折词或结论词引出)。

第三步:对比选项,排除干扰

正确答案通常是对观点句的概括或同义转述。

经典干扰选项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就事论事】: 选项内容仅仅是对例子本身的概括、描述或延伸。这是最最常见、最高频的陷阱!
【片面化】:选项只提到了例子中的某一个细节,而非整体观点。
【无中生有】:选项内容在例子中可能提及,但并非文段论证的核心。

解题口诀:例子本身不重要,它证明的才重要!看到例子,跳过细节找观点!


三、真题示例(感受应用)

【例题1】(明显例证词)

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例如,瓦特正是看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现象,深受启发,最终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详细过程

B. 工业革命起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C. 细致观察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D. 水烧开后的现象具有研究价值

【思路解析】

1.
识别例子:找到标志词“例如”,其后“瓦特……蒸汽机”全部是具体例子。
2.
寻找观点:例子前面的一句话就是观点:“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
3.
对比选项:
A项:完全在描述“例子本身”(瓦特的过程),是典型的就事论事,排除。
B项:主题词是“工业革命”,这只是例子中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且“起源于”表述绝对,片面化。
C项:“细致观察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是观点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的完美同义替换,是正确答案。
D项:讨论的是“水烧开后的现象”,这仅仅是例子中的一个起因细节,非重点,排除。 正确答案是 C。

【例题2】(数据引用作为例子)

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大脑海马体的体积明显大于久坐不动的人。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关键脑区。因此,培养运动习惯对于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A. 海马体的功能是负责记忆和学习

B. 体育锻炼能增大人类海马体的体积

C. 运动习惯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

D. 久坐不动会对海马体造成损害

【思路解析】

1.
识别例子:“研究表明”引出的“体育锻炼…海马体体积大”是一项具体的研究数据,属于例子论据。
2.
寻找观点:例子后面有结论词“因此”,其后引出的句子“培养运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就是文段的核心观点。
3.
对比选项:
A项:是第二句的解释说明内容,非重点。
B项:是对“研究表明”后面数据内容的直接复述,是例子本身,非重点。
C项:“运动习惯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是对“因此”后面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认知能力” = “保持大脑健康”),是正确答案。
D项:“久坐不动……造成损害”是从研究中反向推导出的细节,并非观点本身,且文段重点在说运动的益处,而非久坐的害处。 正确答案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