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知识点:主题词
1.
什么是主题词?
主题词是文段围绕展开的核心话题、论述对象。换句话说,就是整段文字“在讲什么”。一个文段的中心意思,必然是与主题词紧密相关的。
特点: 通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数量: 简单的文段通常有一个主题词,复杂的文段可能有两个,但一般不会太多。
1.
寻找主题词的两个核心方法
方法一:高频词
定义: 在文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原理: 作者为了围绕核心话题展开论述,必然会多次提及这个关键词。
注意: 要区分“有效高频词”和“无效高频词”(如“的”、“是”等)。高频词必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且与文段内容密切相关。
方法二:关键句中的核心词
定义: 文段重点句(如观点句、结论句、对策句)的主语或宾语。
原理: 文段的重点句一定是围绕核心话题展开的,因此重点句的主语或宾语往往就是主题词。
适用场景: 当文段没有明显的高频词时,此方法尤其有效。它常与关联词技巧(如转折、因果、对策)结合使用。
例如,在“但是人工智能将改变这一格局”这个转折重点句中,“人工智能”就是主题词。
在“因此,我们必须保护个人信息”这个结论句中,“个人信息”就是主题词。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主题词筛选法”)
主题词的核心作用是快速排除干扰选项。一个正确选项必须包含文段的主题词,反之,一个不包含主题词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
第一步:阅读文段,定位主题词
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快速确定文段的核心话题(主题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第二步:浏览选项,进行主题词匹配
查看四个选项,优先排除那些完全没有提及主题词,或者主题词表述错误的选项。
第三步:结合重点,最终确定答案
在保留下的包含主题词的选项中,再运用之前学过的关联词技巧(找重点句、对策句等)来判断哪个选项的表述最准确、最全面。
简单口诀:正确答案必须包含主题词!
三、真题示例(感受应用)
【例题1】(高频词作为主题词)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分布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以其白墙黛瓦、马头墙、砖雕门楼等独特元素而闻名。徽派建筑的布局注重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今,徽派建筑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B. 古徽州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C. 徽派建筑的分布地域与艺术特色
D. 中国传统建筑流派的演变历程
【思路解析】
1.
定位主题词:文段中“徽派建筑”一词重复出现四次,是极其明显的高频词,因此它就是文段的主题词。
2.
主题词匹配:
A项:主题词是“哲学思想”,未包含“徽派建筑”,排除。
B项:主题词是“旅游业”,未包含核心“徽派建筑”,排除。
D项:主题词是“建筑流派”,范围过大,文段只讲“徽派”这一支,并非全部流派,且未精准包含“徽派建筑”,排除。
C项:精准包含了“徽派建筑”,且“分布地域与艺术特色”是对文段内容的准确概括。
3.
最终确定:即使不深入分析文意,仅通过主题词筛选,也能直接锁定C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是 C。
【例题2】(关键句中的核心词作为主题词)
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但是数字阅读凭借其便捷性、海量性和互动性,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对出版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应正确看待纸质阅读的独特价值
B. 数字阅读是信息时代的新趋势
C. 阅读习惯改变导致出版业衰退
D.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
【思路解析】
1.
定位主题词:文段没有极端高频的词。我们找关键句。首句有转折关联词“但是”,其后是重点:“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主要方式”。因此,“数字阅读”是关键句中的核心名词,是文段的主题词。
2.
主题词匹配:
A项:主题词是“纸质阅读”,它是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主题词是“数字阅读”,保留。
C项:主题词是“阅读习惯”和“出版业”,未包含核心主题词“数字阅读”,且“导致衰退”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只是说“产生深远影响”,排除。
D项:主题词是“方式”,表述过于宽泛模糊,未精准包含“数字阅读”,排除。
3.
最终确定:通过主题词筛选,只剩下B选项。B项“新趋势”也是对重点句“成为主要方式”的同义替换。
正确答案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