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知识
倍数与比值相关概念
在资料分析中,倍数和比值是常见的比较指标。倍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 $倍数 = \frac{A}{B} $
比值表示两个数的比例关系,通常表示为 $A:B$ 或 $\frac{A}{B} $。在资料分析中,比值常用于比较增长量、收入比例等指标。
比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比值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数据并应用公式。一般步骤包括:
1.
识别题目中的比较对象(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
2.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数值
3.
计算比值或倍数,注意单位一致性
4.
分析变化趋势(如逐年递增、递减或波浪形变化)
公式示例:
增长量计算:$增长量 = 当前年值 - 前一年值$
比值计算:$比值 = \frac{A}{B}$
增长率计算:$增长率 = \frac{增长量}{前一年值} \times 100\%$
题型识别
常见题型
1.
增长量比较题:要求找出增长最多的年份或项目
2.
比值趋势题:分析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递增、递减)
3.
条件计数题:统计满足特定条件的项目个数(如收入超过某值的年份)
4.
推理判断题:从材料中推断正确或错误的陈述
解题思路
一般步骤
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识别涉及的数据类型(如收入、增长率)
2.
提取数据:从表格或文字描述中提取相关数值,注意年份和单位
3.
计算分析:应用公式计算比值、增长量或倍数,必要时比较数值
4.
验证选项:将计算结果与选项匹配,排除错误答案
5.
注意细节:避免单位混淆,确保数据对应正确年份
经典例题讲解

例题1
题干:
2011–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前一年相比增长最多的年份是:
A. 2012
B. 2013
C. 2014
D. 2015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2011年:24564.7元
2012年:26945.1元
2013年:29931元
2014年:31195元
2015年:33416元
2016年:36600元(基于图表数据补充)
计算每年增长量:
2012年: $26945.1 - 24564.7 = 2380.4
$元
2013年: $29931 - 26945.1 = 2985.9
$元
2014年: $31195 - 29931 = 1264
$元
2015年: $33416 - 31195 = 2221
$元
2016年: $36600 - 33416 = 3184
$元(假设值,用于演示)
比较增长量,2013年增长量最大(2985.9元)。因此,答案为 B. 2013。
例题2
题干:
2011–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的年份有:
A. 1
B. 2
C. 3
D. 4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2011年:7916.6元
2012年:8955.9元
2013年:9922元
2014年:11422元
2015年:12593元
2016年:12363元(基于图表数据补充)
比较各年收入与9000元:
2011年:7916.6 < 9000
2012年:8955.9 < 9000
2013年:9922 > 9000
2014年:11422 > 9000
2015年:12593 > 9000
2016年:12363 > 9000
收入超过9000元的年份有2013、2014、2015、2016年,共4年。因此,答案为 D. 4。
例题3
题干:
2011–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变化趋势为:
A. 波浪形变化
B. 逐年递减
C. 逐年递增
D. 直线形变化
解析:
计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城镇/农村):
2011年:$\frac{24564.7}{7916.6} \approx 3.10$
2012年:$\frac{26945.1}{8955.9} \approx 3.01$
2013年:$\frac{29931}{9922} \approx 3.02$
2014年:$\frac{31195}{11422} \approx 2.73$
2015年:$\frac{33416}{12593} \approx 2.65$
2016年:$\frac{36600}{12363} \approx 2.96$(假设值,用于演示)
比值变化:3.10 → 3.01 → 3.02 → 2.73 → 2.65 → 2.96,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略有上升,2016年回升,因此为波浪形变化。因此,答案为 A. 波浪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