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定信息开始推或其他

从确定信息开始推或其他

先找确定信息(唯一人选、固定位置),由此画表连线,排除矛盾;无确定信息则假设代入,优先选提及次数多的元素作突破口,边推边标,遇矛盾即回退,确保每步唯一。

基础理论知识


什么是组合排列题

组合排列题是行测判断推理模块中的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多个元素(如人物、事件、物品等)之间顺序、关系或分配的推理能力。题目通常给出若干条件,要求根据这些条件推导出元素的具体排列、组合或属性。解题关键在于从“确定信息”入手,即优先利用题目中直接、明确的条件作为推理起点,逐步推导出其他信息。


常见类型

顺序排列:如时间顺序、座位顺序等,要求确定元素的具体位置或序列。
属性分配:如任务分配、技能匹配等,要求将元素分配到特定类别或角色。
数量关系:如数字游戏、花色张数等,要求根据数量条件推导出具体数值。
逻辑条件:如“如果...则...”等条件语句,需要结合真假判断进行推理。

解题核心

解题核心是“从确定信息开始推”,即先找到题目中最直接、无歧义的条件,建立基础框架,再逐步应用其他条件进行验证和排除。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和图示法,以简化推理过程。


题型识别


特征

题目涉及多个元素(通常超过3个),如人物、科目、花色等。
给出多个限制条件,如顺序要求、唯一性条件、关联条件等。
选项通常涉及具体元素的顺序、属性或关系。
常见关键词:“顺序”“安排”“分配”“最多/最少”等。

示例

例如,PDF中的第1题要求根据课程预习条件推导顺序,第2题根据花色张数推导最少花色,第3题根据业务熟悉度安排窗口,均属于典型组合排列题。


解题思路


步骤

1.
识别确定信息:扫描题目,找到直接给出的固定信息(如“第三科预习历史”“乙队胜了3场”)。
2.
列出所有元素:将涉及的所有元素列出,避免遗漏。
3.
构建初始框架:根据确定信息建立顺序表、分配表或数量表。
4.
应用条件:逐一应用其他条件,使用排除法或假设法缩小可能范围。
5.
验证选项:将推导结果与选项对比,选出正确答案。

技巧

优先处理“唯一性”条件(如“只有一人会”)。
注意条件间的联动性,如“如果...则...”可能涉及反证。
使用表格或图表辅助推理,提高效率。
遇到复杂情况时,从选项反向代入验证。

经典例题讲解


例题1:预习顺序

题干:

小明根据明天的课程制定了预习计划,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科,每一种都要预习,但是预习的顺序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预习地理之前要先预习英语,预习这两科之间还要预习另外两科(生物除外);

(2)第一科或者最后一科预习政治;

(3)第三科预习历史;

(4)预习生物要在地理之前或者刚预习完地理之后。

如果小明首先预习英语,则可以确定他的预习顺序是:

A.第二科预习语文

B.第五科预习生物

C.第五科预习地理

D.第二科预习数学


解题过程:

1.
确定信息:从条件(3)可知第三科是历史;从题干“首先预习英语”可知第一科是英语。
2.
应用条件(1):地理在英语之后,且英语与地理之间有两科(生物除外)。因此,英语(第1科)和地理之间需隔两科,地理可能在第4、5、6或7科,但需满足间隔两科,所以地理不能在第2、3科。结合英语在第1科,地理可能在第4科(间隔第2、3科)或第5科(间隔第2、3、4科,但间隔两科指精确两科,所以地理应在第4科)。
解释:英语在第1科,地理在第4科,则中间第2、3科为两科(生物除外),符合条件。
3.
应用条件(4):生物在地理之前或刚之后。地理在第4科,则生物在第3科或第5科。但第3科是历史(固定),所以生物只能在第5科。
4.
应用条件(2):政治在第一科或最后一科。第一科是英语,所以政治在最后一科(第7科)。
5.
推导剩余科目:目前第1科英语、第3科历史、第4科地理、第5科生物、第7科政治。剩余数学和语文需填第2和第6科。无额外条件,顺序不定,但选项涉及第二科和第五科。
6.
验证选项
A.第二科预习语文:可能,但不一定。
B.第五科预习生物:正确,从以上推导可知第五科是生物。
C.第五科预习地理:错误,第五科是生物。
D.第二科预习数学:可能,但不一定。因此,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例题2:桥牌花色

题干:

四个人正在打桥牌。已知其中一个人手上的13张牌四种花色样样都有,且各种花色的牌的张数不一样,红桃和方块合起来有5张,红桃和黑桃合起来有6张,梅花有3张。问此人手上哪种花色最少?

A.黑桃

B.方块

C.梅花

D.红桃


解题过程:

1.
确定信息:梅花有3张。
2.
设未知数:设红桃为H,方块为D,黑桃为S,梅花为C=3。
3.
根据条件
H + D = 5
H + S = 6
总牌数13:H + D + S + C = 13 → H + D + S + 3 = 13 → H + D + S = 10
4.
解方程
从H + D = 5和H + S = 6,相减得:S - D = 1 → S = D + 1
代入H + D + S = 10:H + D + (D + 1) = 10 → H + 2D + 1 = 10 → H + 2D = 9
又H + D = 5,相减得:(H + 2D) - (H + D) = 9 - 5 → D = 4
则H = 5 - D = 1,S = D + 1 = 5
5.
检查条件:花色张数不同,H=1, D=4, S=5, C=3,所有花色都有,且张数不同。最少的是红桃(H=1)。
6.
验证选项:D.红桃。

答案: D


例题3:业务窗口安排

题干:

由于业务量增加,某服务中心计划增加登记、咨询、报送、投诉和综合5个业务窗口,拟安排的5名工作人员所熟悉的业务各有不同:小丽作为新人,只熟悉登记业务;小马熟悉登记和咨询业务;小高熟悉报送和投诉业务;老王除了综合和投诉,其他业务都很熟悉;老董所有业务都很精通。最终,5名工作人员被分别安排到5个窗口负责各自熟悉的业务。

关于人员安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董不负责综合业务窗口

B.小高负责报送业务窗口

C.小马不负责咨询业务窗口

D.老王负责报送业务窗口


解题过程:

1.
确定信息
小丽只熟悉登记 → 小丽只能负责登记窗口。
小马熟悉登记和咨询 → 小马可负责登记或咨询,但登记已被小丽占用,所以小马只能负责咨询窗口。
小高熟悉报送和投诉 → 小高可负责报送或投诉。
老王熟悉登记、咨询、报送(不熟悉综合和投诉) → 老王可负责登记、咨询或报送,但登记和咨询已被小丽和小马占用,所以老王只能负责报送窗口。
老董所有业务都精通 → 老董可负责任何窗口,但剩余窗口为投诉和综合。
2.
推导安排
登记:小丽
咨询:小马
报送:老王
剩余投诉和综合:小高和老董。小高熟悉报送和投诉,但报送已被占,所以小高只能负责投诉窗口。
综合窗口由老董负责。
3.
验证选项
A.老董不负责综合业务窗口:错误,老董负责综合。
B.小高负责报送业务窗口:错误,小高负责投诉。
C.小马不负责咨询业务窗口:错误,小马负责咨询。
D.老王负责报送业务窗口:正确。

答案: D

下一篇
没有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