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合

两集合

核心公式 A+B−A∩B=总数−都不;先圈题干“既…又”得A∩B,无则设x;画文氏图分三区,代入公式解未知数;注意问“只A”=A−A∩B,5秒列式速算。

一、基础理论知识


容斥原理是解决集合重叠问题的重要方法,两集合容斥原理是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它用于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之间的关系。


核心公式


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

$|A \cup B| = |A| + |B| - |A \cap B| $

其中:

$|A|$:集合A的元素个数
$|B|$:集合B的元素个数
$|A \cap B|$:集合A与B的交集元素个数
$|A \cup B|$:集合A与B的并集元素个数

全集公式(已知全集U时):

$|U| = |A \cup B| + |\overline{A \cup B}| $

其中 $|\overline{A \cup B}|$ 表示既不属于A也不属于B的元素个数。


只属于一个集合的元素个数

$|A \text{ only}| = |A| - |A \cap B| $

$|B \text{ only}| = |B| - |A \cap B| $


二、题型识别


两集合容斥问题在行测中常见于以下场景:

涉及两个类别或条件(如答对两题、参加两项活动、具备两种资格)
给出每个类别的数量,以及部分交集、并集或补集信息
要求计算交集、只属于一个类别的数量、或都不属于的数量

三、解题思路


1.
定义集合:明确集合A和集合B代表什么
2.
列出已知量:提取题目中的 $|A| $、 $|B| $、 $|A \cap B| $、 $|A \cup B| $、 $|U| $ 等值
3.
选择公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
4.
画维恩图:必要时画图辅助理解集合关系
5.
求解验证:计算后检查是否符合题意

四、经典例题讲解


例题1


题干:某班有38名同学,一次数学测验共有两题,答对第一题的有26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4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7人,则两题都答错的人数是?

选项:A.3 B.5 C.6 D.7


讲解

集合A:答对第一题,$|A| = 26$
集合B:答对第二题,$|B| = 24$
$|A \cap B| = 17$
使用公式求至少答对一题的人数:

$|A \cup B| = |A| + |B| - |A \cap B| = 26 + 24 - 17 = 33 $

全班总数为38人,两题都答错的人数为:

$38 - |A \cup B| = 38 - 33 = 5 $

答案:B.5

例题2


题干:某单位计划从全部80名员工中挑选专项工作组成员,要求该组成员须同时有基层经历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已知,单位内有40人有基层经历,有46人有计算机等级证书,既没有基层经历又未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有10人。那么能够进入工作组的员工有( )人。

选项:A.16 B.40 C.46 D.54


讲解

全集 $U = 80$
集合A:有基层经历,$|A| = 40$
集合B:有计算机等级证书,$|B| = 46$
$|\overline{A \cup B}| = 10$
先求至少有一种证书的人数:

$|A \cup B| = U - |\overline{A \cup B}| = 80 - 10 = 70 $

代入公式求交集:

$|A \cup B| = |A| + |B| - |A \cap B| \implies 70 = 40 + 46 - |A \cap B| $

$|A \cap B| = 86 - 70 = 16 $

能够进入工作组的员工是同时满足两者的人,即 $|A \cap B| = 16$
答案:A.16

例题3


题干:某基层工会共有180名会员,举行甲、乙两项工会活动,60%的会员参加甲活动,50%的会员参加乙活动,若只参加甲活动的会员有80人,则只参加乙活动的会员有( )人。

选项:A.10人 B.28人 C.62人 D.72人


讲解

图片
全集 $U = 180$
参加甲活动的人数 $|A| = 60\% \times 180 = 108$
参加乙活动的人数 $|B| = 50\% \times 180 = 90$
只参加甲活动的人数 $|A \text{ only}| = 80$
求交集:

$|A \text{ only}| = |A| - |A \cap B| \implies 80 = 108 - |A \cap B| $

$|A \cap B| = 108 - 80 = 28 $

只参加乙活动的人数:

$|B \text{ only}| = |B| - |A \cap B| = 90 - 28 = 62 $

答案:C.62人
上一篇
没有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