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选非题

削弱选非题

削弱选非题要求选“不能削弱”项。解题先找结论与论据,分析选项削弱力度,排除能削弱者,余下即为答案。牢记:削弱方式含否前提、断因果、举反例,选非题反向筛选即可。

基础理论知识


什么是削弱题型

削弱题型是行测判断推理模块中逻辑判断部分的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论证结构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该类题目通常给出一个论证(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择能削弱、质疑或反驳该论证的项。削弱论证的方式包括攻击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的合理性、可靠性或充分性。


削弱选非题的特点

削弱选非题是削弱题型的一种变体,其典型问法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观点?”或“除哪项外,均能削弱上述结论?”。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识别出那个无法削弱论证的选项,即该选项可能支持论证、与论证无关,或甚至加强论证。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与论证的关系,排除能削弱的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题型识别


常见问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观点?”
“除哪项外,均能削弱上述结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质疑上述观点?”

关键特征

题干中通常包含一个完整的论证结构,有明确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论据。
选项通常涉及事实、数据、实验或类比,需要判断其是否对论证构成削弱。
正确选项往往与论证无关、支持论证或无法直接挑战论证的核心逻辑。

解题思路


一般步骤

1.
理解论证结构:明确论点和论据,分析论证的逻辑链条。
2.
预想削弱方式: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削弱论证,如论据不充分、因果关系颠倒、存在他因等。
3.
分析每个选项
判断选项是否直接或间接挑战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
对于能削弱的选项,予以排除。
对于不能削弱的选项(如支持、无关或加强),保留为候选答案。
4.
比较选项:在多个候选答案中,选择最明显无法削弱的一项。

注意事项

避免主观臆断,严格依据选项内容与论证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
注意选项的表述是否绝对化,过于绝对的选项可能不构成有效削弱。
区分“不能削弱”与“削弱力度弱”,前者完全无法挑战论证,后者仍有一定削弱作用但可能不强。

经典例题讲解


例题1

题干

人体芯片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出来的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里面装有芯片、天线和信息发射装置,对应身体之外不同的接收装置。在医学上有广泛应用,比如植入式心脏检测器就是一种人体芯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体芯片有望在更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比如身份识别、支付、定位等功能,不少人感叹,人体芯片即将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质疑上述观点?


选项

A. 将芯片这种外来物植入人体内,会增加感染或免疫系统排斥反应的风险,长期在体内感染几率更大

B. 目前来看,芯片植入容易,取出困难,而且芯片的电池和使用寿命有限,安全取出芯片目前仍是个难题

C. 人体芯片在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很可能被劫持、利用。如果存储在芯片里的个人信息数据被犯罪分子窃取,后果将不堪设想

D. 数字名视力和听力障碍的患者经过芯片植入,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功能,不过这种后天赋予的能力与正常人天生具有的能力相比,还有些差距


论证分析

论点:人体芯片将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论据:人体芯片在医学和多个领域有应用潜力,如身份识别、支付等。
论证逻辑:基于现有应用和未来潜力,推断芯片将普及且前景乐观。

选项分析

A项:指出芯片植入有健康风险,能削弱“不可或缺”和“形势大好”的论点。
B项:强调芯片取出困难和技术限制,能质疑其可行性和普及性。
C项:揭示信息安全风险,能削弱芯片在支付、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可靠性。
D项:描述芯片对残障人士的帮助,但指出与正常人能力有差距。这并未直接质疑芯片的发展前景,反而部分支持了芯片的效用,属于不能削弱的选项。

正确答案:D

解释:D项通过举例说明芯片的实际效果,虽指出差距,但整体上肯定了芯片的功能,无法质疑“未来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乐观观点。


例题2

题干

一项研究选取80名13岁到25岁出现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年轻人作为被试对象,随机选取其中的一半人服用鱼油片剂3个月,另一半人都用安慰剂3个月。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跟踪考察7年后发现,在服用鱼油片剂组中,只有10%的人罹患精神分裂症;而在服用安慰剂组中,罹患这种疾病的人则高达40%。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服用鱼油片剂有助于青少年预防精神分裂症。

以下各项结果为真,剔除了哪项均能质疑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


选项

A. 被试对象的数量仍然偏少,且每个被试者在7年中的发展差异较大

B. 被试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实验开始时有人可能已是青年而非少年

C. 鱼油片剂曾被尝试治疗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实验发现没有效果

D. 被试对象服用鱼油片剂的时间较短,不足以形成稳定、明显的疗效


论证分析

论点:服用鱼油片剂有助于青少年预防精神分裂症。
论据:实验显示,服用鱼油片剂组患病率10%,安慰剂组40%。
论证逻辑:基于对比实验数据,推断鱼油片剂有预防作用。

选项分析

A项:指出样本量小和个体差异大,能削弱实验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B项:强调年龄跨度大,可能混淆“青少年”定义,削弱结论的针对性。
C项:说明鱼油对成年患者无效,但论点针对“预防”而非“治疗”,且对象为青少年,此项与他群体无关,无法直接削弱。
D项:指出服药时间短,质疑疗效的稳定性,能削弱结论。

正确答案:C

解释:C项涉及成年患者的治疗无效,但论点聚焦于青少年预防,两者场景不同,故无法质疑原结论。其他选项均从实验设计或数据可靠性角度构成削弱。


例题4

题干

听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其中18位学生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后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这18人有明显进步。

以下各项结果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选项

A. 听古典音乐的效果有1.5个智商点的提高,但仅限于折纸实验

B. 听了莫扎特音乐的学生学习能力本身就比其他学生更强

C. 听反响莫扎特音乐(把莫扎特音乐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对人有负效应,即其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D. 演奏乐器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皮层,使得人的脑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论证分析

论点:听古典音乐(莫扎特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
论据:实验显示,听莫扎特音乐的大学生在空间推理测试中有进步。
论证逻辑:基于特定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一般性结论。

选项分析

A项:指出效果仅限于折纸实验,质疑结论的普遍性,能削弱。
B项:暗示学生本身能力差异可能影响结果,能削弱实验的因果关系。
C项:讨论反向音乐有负效应,但未直接质疑原音乐的正向作用,与论点无关。
D项:描述演奏乐器的益处,支持音乐相关活动对脑功能的积极影响,无法削弱“听古典音乐提高智商”的观点。

正确答案:D

解释:D项通过其他方式(演奏乐器)肯定音乐对脑功能的帮助,间接支持了论点,无法削弱原论证。其他选项均从实验局限性或因果关系角度构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