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倍比问题

和差倍比问题

先标倍数句,画线段图,和差对应份数;求1份量=(和±差)÷份数,倍比化同份再比较;遇“多几”“少几”转和差,方程先设小量,30秒得数。

公考知识点:行测-数量关系-和差倍比问题


一、理论知识讲解


"和差倍比"是四类基础问题的合称,核心是研究数量之间的加减运算倍数比例关系。


1.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
:这两个数
核心公式
较大数 = $\frac{\text{和} + \text{差}}{2}$
较小数 = $\frac{\text{和} - \text{差}}{2}$

2.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
:这两个数
核心公式(设其中一个数为1份):
小数 = $\frac{\text{和}}{\text{倍数} + 1}$
大数 = 小数 × 倍数

3.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
:这两个数
核心公式(设其中一个数为1份):
小数 = $\frac{\text{差}}{\text{倍数} - 1}$
大数 = 小数 × 倍数

4. 比例问题

已知:多个数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的
:各个数
核心方法:设每一份为 $k $,根据比例表示出所有量,再根据和或差关系列方程求解。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决和差倍比问题的四步法:


第一步:审题识别关系

关键词识别
"和"、"共"、"总共" → 加法关系
"比...多/少"、"相差" → 减法关系
"是...的几倍"、"几分之几"、"占...比例" → 倍数/比例关系

第二步:设定未知数

设"1份"量:在倍数或比例问题中,设最小的量或比例中的"1份"为 $x$ 或 $k$
设较小量:在和差/差倍问题中,设较小的量为 $x$

第三步:根据关系列方程

将识别出的关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核心:确保等式逻辑关系正确

第四步:求解并验证

解出方程得到答案
将答案代入原题验证

核心思想: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等式


三、例题讲解


例题1:基础和差问题

题目: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6人,甲班比乙班多8人。问乙班有多少人?


解析

乙班人数(较小数)= $\frac{96 - 8}{2} = \frac{88}{2} = 44 $(人)

答案:44人




例题2:基础和倍问题

题目:一个书架上层有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拿30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问原来下层有多少本书?


解析

原来上层比下层多: $30 \times 2 = 60 $ 本
设下层原来有 $x$ 本,则上层有 $3x$ 本
$3x - x = 60$
$2x = 60$ → $x = 30$

答案:30本




例题3:基础比例问题

题目:某单位男、女员工人数之比为3:2,现新招聘了10名员工,男、女员工人数比变为4:3。已知新招聘的员工中男生比女生多2人。问原来男员工有多少人?


解析

1.
处理新员工
设新招男生 $a$ 人,女生 $b$ 人
$a + b = 10$, $a - b = 2$
解得:$a = \frac{10+2}{2} = 6 $人, $b = \frac{10-2}{2} = 4 $人

2.
处理原单位
设原来男员工 $3x$ 人,女员工 $2x$ 人

3.
列方程求解
$\frac{3x+6}{2x+4} = \frac{4}{3}$
$3(3x+6) = 4(2x+4)$
$9x + 18 = 8x + 16$
$x = 2$
原来男员工: $3x = 3 \times 2 = 6 $ 人

答案:6人




例题4:复杂比例与设"k"法

题目: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他们的工作效率之比是2:3:4。如果甲单独完成需要20天,问三人合作需要多少天?


解析

1.
设工作效率: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 $2k $、 $3k $、$4k$
2.
求工作总量:$2k \times 20 = 40k$
3.
求合作效率:$2k + 3k + 4k = 9k$
4.
求合作时间: $\frac{40k}{9k} = \frac{40}{9} $天

答案: $ \frac{40}{9} $ 天


四、总结


和差倍比问题是数量关系的基础,掌握要点:

1.
核心:准确识别题目中的和、差、倍、比关系
2.
关键技巧设未知数(尤其是设"1份"为 $k $),并据此列出等式
3.
提升方法:多加练习,熟悉各种变形,提高解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