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心概念
词义侧重是指:一组近义词或同义词,它们的基本意义相近,但在表达上所强调的侧重点和角度有所不同。
命题人往往会在选项中设置词义非常接近的词语,要求考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那个侧重点最契合文意的词语。
二、 为什么“词义侧重”如此重要?
汉语词汇博大精深,很多词“大同”但“小异”。这个“小异”就是解题的关键锁孔。如果不能精准区分这些细微差别,做题就会凭感觉,正确率无法保证。
示例体会:
他 _____ 了自己的错误。 A. 改正 B. 改进
此处“错误”必须被改为“正确”的,因此“改正”才是最佳选项。
三、 辨析词义侧重的核心方法
辨析词义侧重没有万能公式,但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核心步骤和一些技巧来攻克。
第一步:拆字组词法(最常用、最有效)
将词语中的关键语素(字) 拆开,分别组词,理解每个字的核心含义,差异自然显现。
第二步:上下文匹配法
分析文段语境,找到提示信息,看语境需要哪个“侧重点”。
四、 高频常考词义侧重辨析汇总(部分)
词语组 | 侧重点分析 | 常用搭配 |
【遏制/遏止】 | 遏制:重在“制”,控制、压制,强调过程。 | ~势头、~通货膨胀 |
遏止:重在“止”,强行阻止、停止,强调结果。 | ~战争、~暴行 | |
【沉浸/沉醉】 | 沉浸:重在“浸”,浸入水中,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中性词。 | ~在幸福的回忆中 |
沉醉:重在“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中。程度更深,多用于积极语境。 | ~在成功的喜悦中 | |
【法制/法治】 | 法制:法律制度的简称,是名词。 | 健全~ |
法治:依法治国的思想或方式,是动词。 | 实行~ | |
【抚养/赡养】 | 抚养:侧重“抚”,爱护、养育,对象是晚辈(如子女、儿童)。 | ~子女 |
赡养:侧重“赡”,供给生活所需,对象是长辈(如父母、老人)。 | ~父母 | |
【审定/审订】 | 审定:重在“定”,审查决定,有最终拍板的意思。 | ~计划、~方案 |
审订:重在“订”,审阅修订,指修改使之完善。 | ~书稿、~教材 | |
【调节/调解】 | 调节:重在“调”,从数量、程度、关系上进行调整,使适合要求。对象是物。 | ~水温、~情绪 |
调解:重在“解”,劝说双方消除矛盾。对象是人事矛盾。 | ~纠纷、~矛盾 |
五、 解题思路与实战步骤
六、 例题精讲
【例题】
制度的监管离不开法律的依据。微博营销也一样,只要触犯了法律的行为都会启动相关法律程序。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微博营销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或者恶意诋毁的现象,并没有相对应的明确的法律条文。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规范微博营销必须依靠制度监管
B. 应坚决制止微博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
C. 应尽快出台规范微博营销的法律法规
D. 微博营销一旦违法就应启动法律程序
【问题】 从法律角度而言,对微博营销行为进行_____ 靠的是法律的依据。
A. 约束 B. 制约
【解题步骤】
通过这样系统的分析和积累,你就能逐渐攻克词义侧重这一难关,实现逻辑填空的精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