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政策-其他

理论与政策-其他

党章修正、党史重大会议、民族精神、宪法原则、时政热词(如“第二个结合”“新质生产力”)。掌握核心表述、时间轴、文件金句,用“关键词+场景”速记,匹配题干高频词,秒排干扰项。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意义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网络、科技等多个领域,是涵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综合性安全体系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三)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

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维护新型领域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二、民族与宗教政策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


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确保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团结台湾同胞共谋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


四、青年工作与人才培养

(一)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


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三)青年成长成才路径

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良好条件,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五、社会治理创新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二)基层治理创新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平安中国建设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科技创新战略

(一)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二)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三)特殊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全球发展倡议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问题,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全球安全倡议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搞双重标准和选择性适用国际法。


(三)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反对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


全文约7250字

下一篇
没有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