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理论知识
定义判断是行测判断推理模块的重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多定义是定义判断中的一种常见形式,通常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定义,要求考生区分这些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提问判断选项是否符合特定定义。
多定义的特点:定义之间可能具有对比、并列或层次关系,需要仔细辨析每个定义的关键要素,如主体、客体、行为、条件、结果等。
常规问法:常见提问方式包括:
“下列属于/不符合定义A的是”;
“下列属于定义A又属于定义B的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定义C的是”。
二、题型识别
1. 题干特征:题干中明确给出两个或多个定义,每个定义都有详细描述,定义之间通常存在逻辑关联(如分类、对比)。
2. 选项特征:选项为具体情景、语句或案例,需要根据定义进行匹配判断。
3. 难点:多定义容易混淆,要求考生快速抓取定义的核心区别,避免张冠李戴。
三、解题思路
1. 细读定义:逐一阅读每个定义,标记关键信息(如主体、行为、条件、结果),注意定义间的差异点。
2. 理解提问:明确提问要求,是判断“属于”“不符合”还是“同时符合多个定义”。
3. 分析选项:将每个选项与相关定义对比,检查是否满足所有关键要素:
对于“属于”类提问,选项必须完全匹配定义;
对于“不符合”类提问,选项至少有一处与定义矛盾;
对于多定义组合,需同时满足多个定义的条件。
4. 排除法:先排除明显不符合的选项,缩小范围,提高准确率。
5. 注意细节:定义中的限定词(如“通常”“主要”“指”)可能影响判断,避免主观臆断。
四、经典例题讲解
以下例题均选自提供的《专项智能练习(常规问法)》试卷,保留原题题干及选项,并附详细解析。
例题1:选择题与选项短语的定义判断
题干:
选择题是由选项和补语前后两部分组成的,补语用来补充说明选语的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选项短语是由选项和宾语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宾语是选项所表示的动作或现象所支配或关涉到的对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题的是:
A.力度刚好
B.打开电脑
C.反应强烈
D.大江东去
解题思路:
定义分析:
选择题:由“选项”和“补语”组成,补语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等。
选项短语:由“选项”和“宾语”组成,宾语是动作支配的对象。
关键区别:选择题强调“补语”(补充说明动作),选项短语强调“宾语”(动作支配的对象)。
选项分析:
A.力度刚好:“力度”为名词,非动作;“刚好”为补语,但缺乏动作词,不符合选择题结构。
B.打开电脑:“打开”为选项(动作),“电脑”为宾语(支配对象),属于选项短语。
C.反应强烈:“反应”为选项(动作),“强烈”为补语(补充说明反应的情况),符合选择题定义。
D.大江东去:“大江”为主语,“东去”为动作,无补语或宾语结构,不符合。
答案:C
例题2:中医七方(缓方与偶方)的定义判断
题干:
中医七方指的是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种方剂的名称。其中缓方是指药性缓和,治疗病势缓慢而长期服用的方剂;急方是指药性缓和,治疗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奇方是指单数药物组成的方法;偶方是指双数药物组成的方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缓方又属于偶方的是:
A.参附汤:人参15克,附子30克,有回阳、益气、固脱之功,常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之症
B.甘草汤:甘草6克,主治少阴痿痛,兼治舌肿,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C.四君子汤:人参、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语言低微,气短乏力等
D.生脉散: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为补益剂,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
解题思路:
定义分析:
缓方:药性缓和,治疗病势缓慢、长期服用。
偶方:双数药物组成。
关键点:需同时满足“药性缓和、治疗慢性病”和“药物数量为双数”。
选项分析:
A.参附汤:药物数量为2(偶方),但用于“阳气暴脱”急症,药性猛烈,非缓方。
B.甘草汤:药物数量为1(奇方),不符合偶方。
C.四君子汤:药物数量为4(偶方),药性缓和,治疗脾胃气虚(慢性病),需长期服用,符合缓方。
D.生脉散:药物数量为3(奇方),不符合偶方。
答案:C
例题3:自蒙(真实自蒙与自自蒙)的定义判断
题干:
自蒙是一种产生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的情绪,其主要依赖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基于对成就的不同归因,自蒙可分为真实自蒙和自自蒙。真实自蒙是以成就为导向的一种积极的自蒙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自自蒙是指一种偏向于消极的自蒙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自自蒙的是:
A.兴盛者善福五岳,持成笑傲凌沧州
B.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C.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题思路:
定义分析:
真实自蒙:归因于努力,积极情绪。
自自蒙:归因于天赋,偏向消极情绪。
关键点:自自蒙强调“成就归因于天赋”且情绪偏向消极。
选项分析:
A.强调“持成”(持有成就),但未明确归因于努力或天赋。
B.描述放纵生活,无关成就归因。
C.表达壮志凌云,归因不明确,情绪积极。
D.“天生我材”直接归因于天赋(天生才能),且“千金散尽”体现对财富的轻视,暗示依赖天赋而非努力,情绪偏向消极,符合自自蒙。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