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判断题

细节判断题

先读题干划关键词,回文精准定位,一比一字义;警惕偷换、量度、时态、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绝对词“全部、唯一”多错,可能词“或、部分”常对,不符原文即排除。

一、核心解题框架

1.
题型识别 细节判断题通过提问方式识别:
典型问法​:
"以下说法正确/错误的是"
"与原文相符/不符的是"
1.
三步解题法
步骤1:信息预判 锁定选项四类敏感词:
数据​:"全部"/"某些"(范围偷换)
时态​:"将"/"已"(未然→已然偷换)
逻辑词​:"导致"/"只有"(强加因果或条件)
步骤2:选项定位 拆分选项关键词,回文定位对应句(如人名、术语、数字)
步骤3:比对排除 排除高频错误选项:
无中生有:选项内容文段未提及
换概念:替换核心词(如"征信指标"→"征信系统")
逻辑混乱​:强加因果(如并列关系变因果)

二、常见错误选项类型及识别技巧

1.
陷阱1:偷换时态
识别标志​:
未然→已然:"将研究"→选项"已解决"
过去→现在:"曾发生"→选项"持续发生"
1.
陷阱2:绝对化表述
特征​:
含"一定、必须、所有"等词(90%为错)
正确项特征​:含"可能、某些、或许"
1.
陷阱3:偷换逻辑关系
典型错误​:
强加因果:"A与B并存"→选项"A导致B"
因果倒置:"因A果B"→选项"因B果A"
1.
陷阱4:片面化概括
场景​:
并列文段中仅覆盖部分要点(如"技术+道德"→只选"技术")

三、高频易错点与避坑指南


1.
避坑1:警惕对比项与绝对项
选项含"A比B更…"时,需验证文段是否有对比关系
绝对词选项(如"唯一")优先验证,90%为干扰项
1.
避坑2:专业术语非考点
理科类文段中,专业名词(如"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常为干扰烟幕,实际考点在逻辑关系
1.
避坑3:慎选"三观不正"选项
曲解负面现象价值(如"犯罪有益")必错

四、历年真题精讲(5道)​

真题1:偷换时态(2020国考)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药,显示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潜力。 选项​: A.新药物能够减缓阿尔兹海默症的发展 B.新药物的功效是通过提高CMA效率来实现的 C.阿尔兹海默症抑制了CMA的发生 D.抑制有害蛋白质积累能够提高记忆力

解析​:A项"能够减缓"将将来潜力偷换为已实现;B项对应原文"通过提高CMA关键成分的受体水平来重振CMA效率",正确;C项"抑制发生"偷换"损害活性";D项"提高记忆力"无依据。

真题2:无中生有(2018江苏)


激光在通信技术中应用很广。 选项​: A.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的高新技术 B.激光通信应用范围广泛 C.激光可用于医疗领域 D.激光技术可能颠覆传统光学理论

解析​:D项"颠覆传统光学理论"在文段未提及,属无中生有;A、B、C项均有原文依据。


真题3:偷换概念(2022江苏)


数字孪生是建模仿真技术的新发展并非全新技术。 选项​: A.数字孪生是虚拟空间的数字模型 B.是制造领域研发的最新技 C.属于建模仿真技术的演进 D.需依赖物理对象存在

解析​:B项"最新技术"偷换概念,原文强调"非全新技术";A、C、D项均符合原文。

真题4:逻辑混乱(2021浙江)


犯罪具有倒逼制度完善的作用。 选项​: A.犯罪现象无法完全消除 B.犯罪可揭示制度漏洞 C.犯罪对社会有好处 D.社会治理需考虑犯罪影响

解析​:C项将客观作用曲解为价值肯定,属三观不正;A、B、D项为合理推断。

真题5:片面概括(2019浙江)

隋代书法具先导作用、形成独特样式、是楷书发展的重要节点。 选项​: A.隋代书法取得最突出成就 B.隋楷样式影响后世书法 C.隋代书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D.隋代创新了书法技法

解析​:A项"最突出成就"夸大程度且片面;C项全面概括三个要点;B、D项仅覆盖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