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介:赣北山乡的“新农人导师”
谭翊泉(1987- ),江西九江人,江西省政协委员,九江学院团委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5年,他主动请缨担任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涌塘村第一书记,带领深度贫困村实现“三级跳”: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空心村”,发展为集体经济突破500万元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他创新“党建+产业+文化”模式,培育“千亩茶园”“百亩荷塘”“电商直播基地”等七大产业矩阵,带动230户贫困户脱贫,吸引128名青年返乡创业。2023年,涌塘村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减贫最佳实践案例”,其事迹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简史》乡村振兴篇章,成为新时代青年投身“三农”的标杆典范。
二、核心事迹:黄土地上的创新突围
1.
“破冰行动”——从“负债村”到“富裕村”的逆袭(2015-2018)
初到涌塘村,面对87万元村级债务和78%的青壮年流失率,谭翊泉抵押个人房产贷款50万元启动产业转型。他带领村民将废弃砖窑改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开发“忆苦思甜”研学课程,首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创收120万元。“乡村振兴不是等靠要,而是敢闯敢试的实践!”
数据:三年内清偿全部债务,村集体收入从-87万元增至280万元。
2.
“三色经济”——构建农文旅融合生态链(2019-2021)
他规划“绿色茶园、金色稻田、红色文旅”产业带:
绿色产业:引进安吉白茶,建成1200亩有机茶园,通过欧盟认证,年出口创汇800万元;
金色经济: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亩均收益从1200元提至6500元,打造“涌塘虾稻米”品牌;
红色引擎:修复赣北游击队旧址,编排实景剧《星火涌塘》,年演出200场,带动民宿增收300万元。
3.
“数字乡村”——科技赋能传统农业(2022-2024)
创建全省首个“5G智慧农业园”,布设物联网传感器3000个,实现茶叶采摘机器人、无人机植保等智能化管理。开发“涌塘云村”小程序,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其中“涌塘白茶”直播单场最高成交额达183万元。
技术突破:联合高校研发茶叶智能分拣系统,效率提升40倍,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4.
“青春引力场”——唤醒乡村的活力基因(2025-至今)
他发起“新乡贤培育计划”,吸引海归硕士陈思远返乡创办“乡村创客中心”,孵化“非遗竹编”“古法榨油”等12个文创项目。建成“青年创业公寓”,提供三年免租政策,累计入驻创业团队37个,带动就业600人。
三、适用主题的多维诠释
主题一: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力的振兴密码
关键词:头雁效应、制度创新、群众路线 谭翊泉重构“党建+”治理体系:
“三会三议”:创新党员大会、乡贤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联动机制,决议事项执行效率提升70%;
“党员责任田”:将1200亩茶园划分为23个责任区,党员带头攻关有机种植技术;
“阳光村务”:开通全省首个村级区块链财务平台,每笔支出实时上链可查。
金句:“党支部不是挂在墙上的牌子,而是扎根泥土的旗帜!”
案例:2022年洪灾中,他带领党员突击队三天三夜转移群众,保住价值千万的茶园设备,被央视报道为“新时代的红色堤坝”。
主题二:产业振兴——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之路
关键词:生态经济、品牌战略、全产业链 他构建“接二连三”产业融合模式:
一产提质:引进日本静冈茶种,建立院士工作站,茶叶单价从80元/斤提至2800元;
二产增效:建设标准化茶厂,开发茶多酚护肤品,附加值提升15倍;
三产融合:打造“茶旅康养综合体”,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茶疗全流程。
数据:2023年村集体企业“涌塘实业”营收破亿,村民人均分红1.2万元,是2015年的40倍。
主题三:文化铸魂——唤醒沉睡的乡土记忆
关键词:非遗活化、乡风文明、精神共富 谭翊泉发起“文化寻根行动”:
非遗传承:抢救性记录赣北采茶戏老艺人唱腔,培养“00后”传承人26名;
村史再造:编纂《涌塘村志》,建设乡村记忆馆,收藏农耕器具300余件;
文明实践:制定《新时代村规民约》,设立“道德积分超市”,化解陈规陋习23项。
突破:涌塘村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乡风文明指数测评全省第一。
主题四:人才战略——青年返乡的磁场效应
关键词:政策创新、平台搭建、价值认同 他设计“青春归巢”工程:
“三免两补”:对返乡青年免租金、免水电、免培训费,补贴社保和住房贷款利息;
“双创大赛”:举办全省乡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直接入驻创业园;
“导师帮带”:聘请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专家团队,开展电商培训1300人次。
成果:吸引清华博士团队研发茶叶AI品控系统,培育出“90后”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李娟。
主题五:生态治理——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
关键词:低碳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 谭翊泉开创“两山银行”模式:
资源收储:将闲置农房、林地等生态资产估值2.3亿元,引入社会资本开发;
碳汇交易:通过植树造林生成碳汇指标5万吨,交易收益反哺村民;
生态认证:全村获“零碳乡村”认证,农产品溢价率达30%。
金句:“乡村振兴不是向自然索取,而是与生态共舞!”
四、结语:青春与乡土的共生交响
谭翊泉用十年将“空心村”变为“理想村”,在赣北大地上书写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从抵押房产的破釜沉舟,到数字乡村的智慧蝶变,他证明:乡村振兴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创造。如今,涌塘村的茶园飘香、民宿林立,曾经流失的青春正以创业者的姿态回归,而那句“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的誓言,已化作万千新农人接续奋斗的火种。正如他在全国乡村振兴论坛上的宣言:“乡村不是城市的背面,而是文明的原点与未来的起点!”这位“85后”第一书记的故事,正在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篇章。